史托納 Stoner
史托納
Stoner
John Williams──著
馬耀民──譯
啟明──出版
翁威廉‧史托納於十九世紀末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貧窮務農家庭中。他父親送他到密蘇里大學學習農業經營,但他卻意外愛上了與貧瘠農地天差地遠的英國文學,後來甚至成為了一位學者。不過,年復一年,史托納的生活遭遇一件又一件的挫折:脫軌的婚姻、父母的衰敗、家庭的暴力、愛女生命的消蝕,以及一段轉瞬即逝的燦爛愛情。淡薄堅忍的氣質,如何面對生命的種種衝擊?史托納在他不斷向自己內心追求的過程中,重新探索了純樸祖先們傳承下來的理智德性與靜默隱忍的力量。這些力量伴他面對一生無法逃避的孤寂。
《史托納》有非常高層次的娛樂性,威廉斯將其形容為「逃回現實」而且苦與樂兼備。清晰的散文本身就是純粹的樂趣。威廉斯把故事背景設定在他的前一個世代,讓小說本身所產生的距離感不僅在於其明確和智慧,更在於其冷靜地把辛辣的素材戲劇化。一所大學裡的小小天地延伸至戰爭與政治、經濟大衰退和千百萬「曾經抬頭挺胸忠於自我的人」,以至全人類。
如果說這部小說有一個中心思想,那必然是關於愛,各種不同形式的愛及各種摧毀它的力量,「那並不是一種靈,或者是肉的激情;相反地,它是一種包含了靈與肉的力量;更具體地說,它彷彿僅僅是一種愛。」
──約翰‧麥格翰(John McGahern)
偶爾有學生碰上他的名字,會漫不經心地詢問著威廉·史托納是誰,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大多僅止於此。史托納的同事在他生前並沒有特別敬重他,現在也已很少提起他了;對老一輩的同事來說,他的名字提醒了他們一個終將到來的結局;而對稍微年輕的一輩,他的名字只是一段音節,這段音節無法召喚起他們的歷史感,或與他們自身或事業有任何關連的身分認同。(p.23)
「因你所見,將使你熱愛更強烈
熱愛那即將離你而去之一切。」(p.39)
他一點都不在乎這本書已被遺忘,而且沒有任何用處;他在人類歷史上有沒有價值這個問題,已幾乎是微不足道。他不奢望他能在逐漸模糊的字裡行間中發現他自己;然而他知道,他不能否認一小部分的他曾經在那裡,以後也會在那裡。(p.492)
在那個時分,當迎著冷風顫抖的枝頭上
黃葉,或落盡,或只三三兩兩,
你會在我身上看見,那破舊教堂中
最近曾有鳥兒歌詠的唱經樓。
你會在我身上看見當日之黃昏
如同日落西山後;
沈睡如黑暗緩緩伸展
彌封起所有安息者。
你會在我身上看見那仍在發熱之火
燃燒著他青春的灰燼,
它必將熄滅於病榻之上
耗盡了維生的養分。
因你所見,將使你熱愛更強烈
熱愛那即將離你而去之一切。──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商賴73
That time of year thou mayst in me behold
When yellow leaves, or none, or few, do hang
Upon those boughs which shake against the cold,
Bare ruin’d choirs, where late the sweet birds sang.
In me thou seest the twilight of such day
As after sunset fadeth in the west,
Which by and by black night doth take away,
Death’s second self, that seals up all in rest.
In me thou see’st the glowing of such fire
That on the ashes of his youth doth lie,
As the death-bed whereon it must expire
Consumed with that which it was nourish’d by.
This thou perceivest, which makes thy love more strong,
To love that well which thou must leave ere long.──Shakespeare's Sonnet 73